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理论频道 >> 最新热评

彻查“冒名顶替上大学”利益链

20-06-15 08:38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李红军

  作者:熊丙奇,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据报道,近日,山东冠县的陈女士在报考成人高考时查证发现,自己16年前被冒名顶替入读山东理工大学,该事件随即引发社会热议。6月10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通报称,已责成冠县有关方面成立联合调查组开展全面调查,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冠县相关部门也发布通报称,县委、县政府已在第一时间责成县纪委监委、县公安局、县教育和体育局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此事开展调查,并与举报人见面。经查,顶替者陈某某,系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目前已被停职,详细信息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县委、县政府将依据调查结果依法依纪依规严肃处理,最终结果会及时向社会公布。

  毫无疑问,陈某某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的行为,不但改变了他人的人生,是对被冒用者合法权利的侵犯,更是对高考招生录取秩序的践踏与破坏。但除了谴责冒名顶替者本人,此事还有更多内容需要厘清。

  根据常识可以推断,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需要获得他人的学籍档案信息和被录取信息,并拿着被冒用者的档案去高校报到,而高校也要对学生的身份进行严格审核。因此,要运作成功冒名顶替上大学这件事,绝不可能由冒名者一个人搞定,涉事的应当也包括被冒用者所在高中、当地招生办、户籍管理部门、高校招生与学生管理部门等。眼下,冒名者已被查出并被停职,但更需要查清这起冒名顶替究竟是怎么运作的,都涉及哪些机构、部门、哪些人,更需要严肃查处,追究所有环节有关人员的责任。

  事实上,搜寻媒体信息可以发现,这样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件,在全国范围内也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类似的事件大多发生在十多年前,当时,学籍信息尚未联网,学生获知自己的录取信息也不是通过网络,而是要在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才知道自己被录取。而当时的录取通知书大多寄到学校,如果录取通知书被学校或老师拦截,不熟悉招生流程或对自己不自信的考生,不去找省招办和自己报考院校查询,就有可能一直不知道自己被录取。这种情况,也就给冒名顶替者提供了空间。

  这也体现出学籍信息联网以及实行网上录取的重要性。在学籍信息全面联网、考生可从网上查询到录取结果的情况下,类似的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已经几乎不可能再发生。彻查已经发生过的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既是对当事人负责,给被冒名顶替者一个交代,也是维护公平规范的高考秩序、维护社会公平的具体表现。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兰州:心肺复苏急救法走进小学课堂 兰州:心肺复苏急救法走进小学课堂
  • 兰州市举行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宣传纪念活动 兰州市举行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宣传纪念活动
  • 阳光无限好 正是读书时 ——写在甘肃省大中小学生全面返校复课之际 阳光无限好 正是读书时 ——写在甘肃省大中小学生全面返校复课之际
  • 甘肃省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大排查工作 甘肃省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大排查工作
  • 7.5折!淘几本心仪好书,来兰州新华书店露天展销会吧! 7.5折!淘几本心仪好书,来兰州新华书店露天展销会吧!
  • 张掖临泽探索“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 张掖临泽探索“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
  • 甘肃拟打造一批“非遗景区”和特色路线 甘肃拟打造一批“非遗景区”和特色路线
  • 甘肃省逾2000家扶贫车间吸纳9万劳动力就业 甘肃省逾2000家扶贫车间吸纳9万劳动力就业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若无祁连,金城兰州是不是早就变成沙漠
2   陇原红故事丨严惩“猪骨头”
3   兰州:心肺复苏急救法走进小学课堂
4   兰州市举行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宣传纪念
5   中考考生怎样复习备考?一线名师为孩子
6   甘肃省市场监管局下发紧急通知 在全省
7   甘肃省举办世界献血者日主题活动
8   阳光无限好 正是读书时 ——写在甘肃省
9   甘肃省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大排查工作
10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天祝:
11   7.5折!淘几本心仪好书,来兰州新华书店
12   张掖临泽探索“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
13   非遗传承人刘兰芳:非遗“活下去”的命
14   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双网融合 家门口有
15   兰州举行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