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抗疫推动中阿合作达到新高度
作者:王广大,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历史上友好交往的共同记忆,推动双方在近现代争取民族独立和建设国家的共同任务中互相支持,守望相助,为两大文明交流互鉴打下了牢固基础。近年来,中阿两大民族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传承弘扬丝路精神,携手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建设中阿利益和命运共同体。抗疫期间,中阿守望相助,惠及双方,拓展了中阿集体合作新领域,中阿战略伙伴关系达到了新高度。
中阿命运共同体从理念到实践迈出新步伐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阿合作抗疫,共克时艰,在卫生健康领域深入推进共同体建设。疫情肆虐华夏大地之时,全体22个阿拉伯国家和阿盟、海合会等地区组织一致支持中国抗疫。据不完全统计,公开发声表示赞赏中国抗疫措施、为中国加油打气的阿拉伯国家官员有60余位,工商界、民间人士总量不计其数。他们不仅高度赞赏中国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治理能力,还在道义、精神和物质上给予中国宝贵支持。埃及总统塞西表示,埃及政府和人民坚定支持中方,相信中方有能力迅速战胜疫情;阿盟外长理事会通过决议赞赏并支持中国抗疫。阿盟成员国向中国捐赠口罩约1000万只,手套近320万双,防护服10万套,护目镜6.5万个。
由习近平主席亲自倡议成立的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三年来已成功举办十期阿拉伯国家官员研修班和一期中阿政党共建“一带一路”研修班,共有298位阿拉伯国家和阿盟高级官员参加研修。他们充分交流改革发展和治国理政经验,深入探讨共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合作路径。中国抗疫期间,研修班学员纷纷致信慰问,表达对中国依靠自身制度优势和治理能力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
疾风知劲草,患难见人心。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多国多点暴发之时,地处亚非欧接合部的阿拉伯国家亦未能幸免。截至6月中旬,22个阿拉伯国家累计确诊新冠肺炎40余万例,死亡5000多例。危难时刻,中国人民没有忘记阿方曾经的恩情,及时伸出援手,尽己所能向阿拉伯国家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和帮助,以实际行动践行命运与共、携手抗疫的理念。中国先后向伊拉克、沙特、科威特、阿尔及利亚、苏丹、巴勒斯坦等国派出医疗援助专家组,向埃及、突尼斯、卡塔尔、约旦等阿拉伯国家提供医疗物资援助,先后协助伊拉克、沙特和巴勒斯坦建设3座新冠病毒检测实验室,援建伊拉克的CT检测室于4月25日在巴格达落成。
阿方高度重视借鉴中方的抗疫经验和有效做法,为此中阿联合召开20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视频交流会,交流分享抗疫经验。在这次抗疫中,中阿双方通过有效的沟通、慷慨的援助和经验的共享,互相支持,精诚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树立了典范、作出了表率。
阿拉伯国家高度认可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支持全球抗疫所作努力和发挥的负责任大国作用。沙特国王萨勒曼在与习近平主席通电话时,感谢中方为沙特抗击疫情提供检测和医疗物资援助,表示对此沙特人民不会忘记,将始终坚定同中方站在一起。
中阿合作将不断取得新成果、达到新高度
从疫情暴发初期,报道阿联酋、埃及地标性建筑点亮中国红,到各种媒体以多种方式声援中国,报道中国抗疫进展和复工复产取得的成绩,积极评价中国率先走出疫情困境,都显示出对华友好始终是阿拉伯国家舆情的主导和舆论的主流。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对中国抗疫举措政治化、标签化和污名化之时,多个阿拉伯国家媒体刊登介绍中国抗疫成绩的报道,秉持了公道正义。
总体上看,阿拉伯国家主流媒体对华抗疫舆情客观正面,符合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普遍友好的总体情况,有利于促进中阿战略伙伴关系走深走实。近年来,习近平外交思想和外交实践在阿拉伯国家获得广泛认可。习近平主席分别在2014年、2016年和2018年面向阿拉伯世界作出重要政策宣示,引领中阿战略伙伴关系走入新时代。今年年初,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把埃及作为新年首访首站并会见阿盟秘书长盖特,充分体现了中方对发展中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的高度重视。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以来,中阿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双方务实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在能源、贸易、投资、航天等领域取得新进展,中阿文明互学互鉴,各项人文交流活动异彩纷呈。中阿合作抗疫,更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阿拉伯国家不断深入人心。
继去年首届中东安全论坛讨论传统安全治理后,中阿今年携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非传统安全挑战,为拓展双方的利益交汇点开辟了新领域,也丰富了中阿集体合作的内涵与实践。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历史和实践证明,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面临怎样的艰难险阻,中阿始终是互惠互利的好伙伴、同甘共苦的好兄弟。中阿合作抗疫的成功经验,再次印证了双方风雨同舟的伙伴关系,也拉近了双方距离,夯实了双方互信,加深了双方情谊,为双方更多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经过合作抗疫,中阿友好关系将更加深厚牢固,前景将更加广阔。
相关新闻
- 2019-02-10谱写中阿合作共赢新篇章(大使新春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