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课赋能
高校思政课应该怎么上?这一问题不仅关乎广大年轻学子如何安身立命的根本,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专门去了岳麓书院,重点了解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传承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情况。
激发和释放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是思政课创新的关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内涵,思政课的守正创新,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宝贵的营养,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立志教育
思政课的意义之所以重大,正是因为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高等教育要培养的,是能够立志高远、肩负国家民族富强使命的未来中坚力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中国古人认为,为学先要立志。墨子有言,“志不强者智不达”,意思是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大学》开篇即明确,若想成为一个大写的人,首先就要确定“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人生方向,如此,才能知止而后有定。志向是最大也是最持久的学习动力,一个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往往是源于有明确而坚定的人生志向,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
当然,还需要厘清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志”。职业理想是一个人实现志向的路径和载体,但并不等同于志向。志向远比职业理想要宏大得多。志向不仅关乎自身和父母亲友,还关乎他人、社会,更关乎民族和国家,这便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另一方面,真正的理想是要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根本追求,是谓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如果能够把这样的使命担当融入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中,对于帮助广大年轻人找到生命的意义、唤起他们的家国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做人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思政学科涵盖广泛,既从宏观层面关注和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的思想发展的规律,也会从微观层面触及个人幸福和人际关系处理的一些具体层面。从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而言,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认识和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也是非常切实和紧要的问题。
有关研究显示,人的成功、幸福与人际关系的正相关性:一个人与周围人的相处越彼此信赖、融洽亲密,他的事业就会越成功,身体会越健康,人生就会更幸福。没有人能活在真空里,如果一个人没有办法和他人和谐相处,不仅会烦恼丛生,还会在内心中产生深深的孤独感。古人讲的“立德”,强调的是“仁者不忧”,指的是能够在理解和包容中去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尽管时代在发展,中国古人很多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依然可供今人借鉴参考。《论语》中有很多指导我们识人和相处的具体原则。比如,了解判断一个人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意为要观察他因何去做一件事,如何去做,再观察他做此事时的心情如何,安还是不安。再如子贡问交友问题时,孔子告诉他“忠告而善道之”,也就是说对待朋友,要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
在儒家思想中,不管是指向包容和换位思考的“恕”道,还是强调“君子求诸己”“吾日三省吾身”的自省精神,抑或是“君子和而不同”所倡导的互相尊重和包容接纳,都会对年轻人重新认知人际关系有所裨益,会让人生格局放大,拥有更为宽阔的心胸,更懂得欣赏、体谅、尊重他人。这无疑也是思政课教育成效的一种重要体现。
磨砺教育
《论语》有言,“仁者先难而后获”,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如果一个人在较为富足和安逸的生活条件中成长,对于挫折磨难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弱。而正确地认识挫折和磨难,把困难看成成长的机会,就会在生活的跌宕起伏中有更强的觉知和反观自省。
思政课是价值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统一的课程,既与中国近现代史紧密融合,又与生活和时政不可分割。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之路,若能把古圣先贤“勇者无惧”的生命态度传达给学生,必然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超越磨难挫折。王阳明曾经把人的历练比喻成“炼金”。他说,“譬之金之在冶,经烈焰,受钳锤,当此之时,为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视之,方喜金之益精炼,而惟恐火力锤煅之不至。既其出冶,金亦自喜其挫折煅炼之有成矣”。当学生理解了我们党和国家所经历苦难辉煌的历程,不仅会更好地树立他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也必然会让他们的个体生命生发出更加强韧的生命力量。
相关新闻
- 2020-09-25办好思政课需有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
- 2020-09-11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有宽广视野
- 2020-04-20坚持“八个统一”明确思政理论课课程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