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理论频道 >> 国际外交

“一带一路”为疫后复苏提供绿色创新动能

21-05-14 09:02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李红军

  在新冠肺炎疫情继续肆虐全球的情况下,“一带一路”依旧稳步推进。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加入进来,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受益。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这为新形势下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引领世界经济走出阴霾,实现互利共赢发展指明了方向。

  全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由来已久,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失衡状况。根据联合国近期发布的报告,全球最贫穷国家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时间期限可能再度推迟10年。国际发展领域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上升引发国际冲突的可能性增加。“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共建“一带一路”注重增信释疑、互学互鉴,在与共建国家沟通交流的基础上确定合作项目,切实回应有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需求,不做超越合作伙伴发展阶段、不符合合作伙伴实际需要的事。在具体合作中,共建“一带一路”把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为发展合作的出发点,加大对教育、卫生、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投入,让发展成果惠及普通民众。

  当下,世界经济遭受重创。由于自身发展的脆弱性和应对疫情手段的匮乏,发展中国家受创程度更为严重,南北发展差距面临扩大甚至固化风险。据联合国机构公布的数据,此次疫情迄今导致全球损失1.14亿个工作岗位,1.2亿人再次陷入极端贫困,2021年全世界将有创纪录的2.35亿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较去年大幅增加近40%。如何摆脱贫困实现发展一直是困扰全球发展和全球治理的突出难题。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贫困治理,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探索符合国情的减贫发展之路,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合作,注重激发相关国家内生发展动力,助其更好实现减贫发展。根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成功实践和经验,丰富发展了人类反贫困理论,提振了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消除绝对贫困的信心,为其他国家选择适合自己的减贫发展道路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也为开辟人类社会发展更加光明的前景提供了中国方案。

  开放是促进疫后经济复苏的关键。“一带一路”将中国对外开放发展与世界联动发展相结合,通过寻找各方利益契合点和发展最大公约数,推动实现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发展合作。

  在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了一系列国际发展合作重要举措,这些举措已按期落实或正在按照规划有序推进。疫情期间,中国与相关国家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与欧盟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明确表示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面对“筑墙”“脱钩”等违背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的行为,共建“一带一路”能够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巩固供应链、产业链、数据链、人才链,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近年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人工智能、云计算、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全球发展愈益呈现数字化特征。在疫后的世界经济复苏中,如何提高互联网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可及性,提升互联网使用率、移动宽带普及率和宽带速度等领域发力,推动以互联网为平台、信息高速路为骨架、跨境光缆等为载体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新的合作增长点,将助力世界克服疫情造成的经济社会发展困难。

  在疫情挑战面前,我们应该再一次回顾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我们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综合国力的“绿色竞争”日渐成为各国比较优势和国际地位变化的显示器。而生态文明领域合作正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内容。绿色“一带一路”提出以来,合作国家携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联合打造绿色国际公共产品,通过建立更加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加强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一系列举措,完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等多边合作平台,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绿色“一带一路”将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作者:张耀军,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教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70后剪纸艺人杨树珍:一双巧手“雕刻”红色记忆 70后剪纸艺人杨树珍:一双巧手“雕刻”红色记忆
  • 兰州银滩路街道:打造“党建+场景”基层治理新模式 兰州银滩路街道:打造“党建+场景”基层治理新模式
  • 兰州兰石大道等7条市政道路已试通车 预计7月初正式通车 兰州兰石大道等7条市政道路已试通车 预计7月初正式通车
  • 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落幕 兰大斩获两个一等奖 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落幕 兰大斩获两个一等奖
  • 再见!兰州市动物园 再见!兰州市动物园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共甘肃省委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省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安排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共甘肃省委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省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安排
  •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央第十五督导组下沉陇南市开展调研督导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央第十五督导组下沉陇南市开展调研督导
  • 尹弘在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扩大)会议上强调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认真依法履行职责 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尹弘在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扩大)会议上强调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认真依法履行职责 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庆阳市中医医院眼科手术显微镜等医疗设
2   甘肃东乡:“农光互补”助力乡村振兴
3   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草原防火物资采
4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高速发药机等设备政府
5   【文物图鉴】无声有言 “简”述历史
6   70后剪纸艺人杨树珍:一双巧手“雕刻”
7   逾70年党龄老人李自汝:一心向党不忘来
8   兰州市义务教育招生坚持“免试入学,相
9   洮州会议:促成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0   兰州银滩路街道:打造“党建+场景”基
11   今年兰州中考普通高中设置6个批次12个
12   第二十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甘肃赛区)
13   兰州盐场路街道盐场堡社区有支1946人的
14   甘南州公安局:超前部署刀刃向内 打造
15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党史 悟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