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效应
作者:王君松(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
日前,教育部组织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系统总结《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实施一年来的进展,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等方面高位谋划、高点推进,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打通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催化二者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合力。
坚持课程思政覆盖
拓展思政课程育人渠道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的思想观念受外在环境影响。思政课程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专门性、专业性课程。但供给侧的专门性、专业性并不指向唯一性。当知识爆炸、多元思想交锋时,思政课程的目标实现客观上需要一种融通各类资源的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育人机制。专业课程以课程思政为覆盖,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成长规律,在提供思政供给过程中可以实现两者的协同育人效应。课程思政让思政渠道实现从“单课程”向“全课程”的转变,覆盖高校各类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等,有效拓宽思政课育人平台。抓住建党百年重大契机,就要深入挖掘百年党史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积极探索结合专业学党史、结合党史讲专业。譬如,以课程思政理念为引领,通识教育课程回归到培养具备核心共同知识、“健全”的人的育人初心,积极探寻道德、思想价值和知识传授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通识教育知识传授与思政课程价值引领相融合,协同发展智育和德育,成为探索大学生知识、人格、精神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各类专业课程中,不同学科蕴含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成为思政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和内容。专业课教师不仅传授业务知识,更要努力传播先进思想理论,争做教书育人的“大先生”,实现专业育人与思政育人一体化。而在实践课程中,多元化的课内课外实践课程能够创设社会情境,唤醒理论思维与感性体验的内在张力,让学生在理性与感性的不断碰撞中真切体验、感受建党百年来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奋进历程和辉煌成就,不断增强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同时,课程思政实现了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譬如,通过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政策解读、劳动教育等,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提升素质和能力;通过创设网络化思政课堂、思政微课、思政视频等,突破传统思政教育时空限制,叠加传播效能;利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短视频等网络传播圈层,探索思政教育“微阵地”,推进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有效衔接,打造网络思政课堂,提升思政课程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坚持思政课程引领
明确课程思政价值导向
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在铸魂,课程思政亦是如此。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隐性育人课程,专业课课程思政功能绕不开对其价值本源问题的探讨,主要涉及三个层面:育人理念上,关乎价值导向与知识导向;培养目标上,关乎技能训练与人的全面发展;课程形式上,关乎意识形态主导性与课程形式多元性。当然,无论从哪个层面上讲,课程思政都需要聚焦育人价值本源,找准价值定位、问题症结和努力方向,明确“如何看”“怎么办”。思政课程作为一门显性育人课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结合起来,将思想道德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是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渠道,理应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价值引领作用,明确课程思政的价值导向。这要求专业课教师肩负起立德树人职责,专业课程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实现思想和价值引领。
新的历史方位下,思政课程要能够有效引领课程思政的政治方向,能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根本目标,不断引领专业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养训练、思维锻炼和人格培育。同时,思政课程蕴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基因和现实关切,为学生构架新时代的价值坐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政课程要从思想层面积极引领课程思政,注重课程思政在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的特殊作用,明确所有课程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能够将这一培养时代新人的价值追求不断与专业课程传授体系相融合,在专业课程知识传授中展现思政意蕴,推进课程思政中的专业传授与德育引导的有机统一。
坚持“协同融合”育人
推进两类课程互构互通
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具有价值指向上的一致性,但这种一致性并不排斥在具体教育内容、方法、载体等方面的差异性和多元性,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种差异性和多元性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互构互通、形成协同融合效应提供了新方向和新尝试。因此,既要明确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类课程各自的育人任务、职责和主攻方向,在推进思政课程同质化发展过程中,推进课程思政差异化发展,又要尊重差异、靶向驱动,看到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独立性、开放性和互通性。
一方面,尊重各门学科及其课程之间特有的独立性和差异性。无论是思政课,还是各类通识课、综合素质课或者专业课,它们有着不同的学科门类,分属于不同的学科专业,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具有自身学科特点的专业性、理论性,同时也会囿于不同学科实践要求表现出一定的实践差异性。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正是要尊重而非消除课程边界和特色。思政课程改革强调启发性、亲和力,但不能丧失理论权威,而对于专业课程,则要在尊重其不同学科的专业差异性基础上,不断开发其内蕴的思政资源,发挥不同学科的启发、浸润、引导等潜隐性功能。
另一方面,要推进各门学科及其课程间的开放互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均立足于立德树人育人目标之上,应发挥各自优势功能,相互配合,实现各门课程间的开放与互通。思政课程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能够对各类课程提供价值导向和理论指导。专业课程应基于自身专业特点和课程特色,挖掘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素材,涵育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价值伦理追求。因此,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多元化、多层次联合协同与创新融合,需要厘清各专业课程的特性与共性,做好功能定位,分门别类予以推进。要对不同学校的特色学科、主干学科进行深入分析,对学校的核心课程、主干课程、枝干课程进行有机统筹,从不同层面划分主次、把握专长,并反映在教育教学体系、制度保障体系、组织管理体系、评价监督体系中,不断推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协调、开放、共享,最大限度催化两者的协同育人效应。
相关新闻
- 2021-06-08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 2021-04-14在社会生活中讲好“大思政课”
- 2021-03-15深入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课程目标
- 2021-03-15新时代思政教育从哪里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