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理论频道 >> 理论前沿

努力创建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新格局

22-02-08 09:10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李红军

  编者按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劳动教育正在大中小学层面强力推进。但如何科学建构劳动教育体系?如何使劳动教育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如何使劳动教育成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的理论思考还不够深入,思想认识也不尽相同,实现路径也不甚明了。作者认为,“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亟须创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新格局,具有启发意义。

  筑牢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的“理论之魂”

  理论是新时代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思想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开宗明义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把其“中国特色”的理论内涵、制度机理、体系特性研究清楚、阐释清楚,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论之魂”。

  从当前推进劳动教育的实践看,部分地区和学校在推进劳动教育过程中,由于对劳动教育的理论内涵把握不准,对劳动教育的历史发展、育人价值和实践逻辑认识不清,存在着把“劳动”等同于“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仅仅理解为“体力劳动”的认识误区和操作误区,存在肤浅化和碎片化现象。例如,许多学校直接把学生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各种劳动教育基地干体力活,出现小学生“种庄稼”、中学生“种庄稼”、大学生还“种庄稼”的现象,只关注学生出力流汗,不重视新时代劳动育人整体的体系建构、课程建构、内涵建构,缺少对劳动教育的理论建设和方法指引。新时代劳动教育能不能真正起到育人铸魂的作用,能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不能形成一个独立的高质量育人体系,关键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引。

  这个理论指引,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内涵、制度机理和实践路径,深刻明晰劳动教育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重构,准确阐释劳动教育的政治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教育属性等,科学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在完善中国特色劳动哲学、劳动美学、劳动经济学、劳动管理学、劳动教育学等基础上,建立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

  筑牢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的“文化之魂”

  文化是新时代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精神动力。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勤于劳动、善于创造是中华民族最为鲜明的伟大品格。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精神追求,而劳动教育正是弘扬我国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

  从当前推进劳动教育的实践看,还或多或少存在有劳动,无教育;有劳动,无精神;有劳动,无发展;有劳动,无文化的现象。例如,从整体看,尽管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正在蓬勃开展,活动方式和内容也在逐渐丰富,但是学校、家庭、社会在传统观念掣肘和评价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依然各走各的路、各唱各的调,理念与目标不尽一致,没有完全形成教育合力。与“德智体美”四育相比,劳动教育依然处于弱化状态,依然是教育短板中的短板。集中表现为劳动与教育的相对分离,劳动与精神的相对割裂,劳动与学生发展研究的相对薄弱,使得我们当前的劳动教育依然缺少中国精神的鲜明特征、缺少中华文化的独特内涵与时代表达。

  如何让中华民族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学生中传承弘扬,如何让劳动教育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成为促进学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让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源头活水就在于文化的精神指引。

  这个精神指引,就是要让学生在劳动中切身感知和找寻到华夏文明的基因密码,感受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劳动文化所具有的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力量。正是这种赓续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的劳动精神,正是因为对劳动的崇尚与尊重,我们才拥有了中华文明的辉煌,拥有了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给劳动教育赋予“文化之魂”,不仅是对劳动创造人类文明的重要诠释,更是彰显中国特色劳动精神风貌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模式的重要内容。

  筑牢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的“价值之魂”

  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的逻辑前提。强调劳动价值和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反复强调,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列宁也曾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2021年,我国修订《教育法》,正式将“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将“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写入《教育法》,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价值取向。

  从当前推进劳动教育的实践看,许多地方还在用传统的教育手段与方法演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在不明确劳动教育独特价值与功能的背景下盲目推进劳动教育,凸显出思想性和社会性的匮乏,也凸显出价值理性与教育功能的弱化。例如,当前有些劳动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随意性较大,在教学目标中多以劳动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主,劳动价值观培养的相关目标设计和培养方法较少,在教学环节设计中多是关注学生劳动的体验过程和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较少把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价值等内容融入教学指导评价中;在劳动课程设置中更多关注学生劳动知识的掌握、劳动技能与成果的展示,缺少对劳动素养的评价,缺少对劳动价值的总结凝练与升华,缺少对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有效引导。

  如何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引导新时代的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是必须回答好的重要时代命题。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中强调了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显著的实践性等三个基本特质,这些基本特质是构建劳动教育“价值之魂”的核心。

  筑牢劳动教育的“价值之魂”,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贯穿始终,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直接联系,发挥劳动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作用,发挥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让学生走出“书本”、走下“黑板”、走出教室、走进山水田林,引导学生通过劳动认识社会,通过劳动丰盈人的社会生命,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劳动提升人的生命价值,让劳动教育承载中国梦,让中华民族勤俭、奋斗、创造、奉献的劳动精神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学生只有在积极的、创造的、崇高的价值取向中,才能感知到劳动的伟大意义,形成积极的劳动观念和态度,才能获得对劳动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思想认同,才能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筑牢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的“课程之魂”

  课程是劳动教育落细落小落地落实的重要依托,课程质量直接决定劳动教育的育人质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需要筑牢“课程之魂”。

  当前劳动课程的形式化、空壳化、知识化倾向比较严重,存在着口头上“喊劳动”、教室里“讲劳动”、黑板上“画劳动”、评价时“背劳动”等现象。有调查结果显示,劳动实践课程缺场地、缺设施、缺教材、缺师资现象普遍,课程实施缺乏应有的资源支撑;劳动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开发;相对于传统的学科评价而言,劳动课程既无评价指标,也无操作规范,无法对教师和学生形成课程实施的有效评价,这让劳动课程成为“找不到坐标的航船”。

  筑牢劳动教育的“课程之魂”,就要建立起劳动教育课程的专业地位。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劳动教育亟须建立和完善专业化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师资队伍。目前,国家师范类院校尚未对从事劳动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专门开设劳动教育专业课程的高校也很少。为此,要从建设并完善劳动教育学科体系和师资队伍着手,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哲学、劳动文化学、劳动经济学、劳动管理学、劳动关系学、劳动法学等一系列涉及劳动和劳动教育的学科建设,强化劳动教育专业的师范类人才培养,为劳动教育配备相应的专任课教师,扎实推进劳动教育的课程建设。

  筑牢劳动教育的“课程之魂”,必须加强劳动教育课程的一体化建设。一方面,要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纵向贯通的劳动教育必修课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整体优化,在课程内容上系统衔接,形成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劳动教育课程的横向融合。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比如,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要有重点地纳入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类课程主要与服务学习、实习实训、科学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相结合开展各类劳动教育实践,注重分析相关劳动形态发展趋势,强化劳动品质培养,等等。在课程实施中,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有机融合,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一体化、协同实施。

  筑牢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的理论之魂、文化之魂、价值之魂与课程之魂,是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要求,是构建中国特色劳动教育体系的核心要素,也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

  (作者:王晓燕,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实践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甘肃冰雪旅游推广大使”李佳军出任冬奥会开幕式护旗手 “甘肃冰雪旅游推广大使”李佳军出任冬奥会开幕式护旗手
  • 新年开启新生活——记舟曲避险搬迁群众入住兰州新区后的首个春节 新年开启新生活——记舟曲避险搬迁群众入住兰州新区后的首个春节
  • 落水男子身陷淤泥 渭河边上演暖心救援 落水男子身陷淤泥 渭河边上演暖心救援
  • 兰州铁路公安民警全力保障春运安全有序 兰州铁路公安民警全力保障春运安全有序
  • 甘肃警方春节假期以“辛苦指数”换“安全指数” 甘肃警方春节假期以“辛苦指数”换“安全指数”
  • 【新春新气象】节后上班第一天 撸起袖子加油干 【新春新气象】节后上班第一天 撸起袖子加油干
  • 甘肃省拟新增4所示范性普通高中 同时公示24所“甘肃省示范性幼儿园” 甘肃省拟新增4所示范性普通高中 同时公示24所“甘肃省示范性幼儿园”
  • 任振鹤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和常务会议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研究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等工作 任振鹤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和常务会议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研究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等工作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未来5天 兰州市空气质量为优至良
2   【新春走基层】铲冰除雪 保畅通
3   “庆百年 迎冬奥”甘青滑雪运动胜地评
4   “速度优先”扩总量 “收入优先”提福
5   甘肃省拟新增4所示范性普通高中 兰州四
6   张伟文调研兰州奥体中心项目建设进展情
7   兰州市发出虎年第一张营业执照
8   【新春走基层】菜摊一家人:“大家过年
9   【新春走基层】李应川的幸福生活
10   【新春新气象】春节假期兰州市实现旅游
11   【新春走基层】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村
12   藏在古画里的新春密语
13   舟曲地质灾害移民兰州新区欢乐过春节
14   春节假期里的市场“监管蓝”
15   “萌虎”元素甜品走俏市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