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理论频道 >> 最新热评

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

22-06-28 09:33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狄东阳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智库建言】 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

  李 钢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发展为目标,发挥党建引领,科学定位政府社会治理职能,打造共建平台,搭建共享平台,创新共治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促进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格局不断优化、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为群众制定“点菜式”服务。要针对各类来访群众的各种诉求,提供专业的服务,不断更新工作内容,拓展服务边界。坚持以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矛盾调解处置新做法。坚持发展的理念,积极创新,总结经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形成独具特色的矛盾纠纷调解品牌。

  发挥党建引领, 把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的强大效能。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机制引领的途径和载体。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协调基层政权组织、群团组织、自治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能力,丰富基层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手段,提升综治效果。

  科学定位政府社会治理职能,从“全能政府” 逐步转型为“有限政府”。通过简政放权,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着力破除行政推动、以管为主的思维惯性,树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理念,推动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

  打造共建平台,做到一个中心全覆盖。要始终站在维护稳定、保障平安的高度,通过整合资源力量、健全管理机制、创新调解方法、强化科技支撑等多项措施,扎实推进县(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做到规定动作不漏项、创新举措不走样,实现三级中心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以服务群众“最多跑一处”和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为目标,打造包含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和全新阶梯式活力网格的“一个中心一张网”模式。

  搭建共享平台,大力推进“党建+网格”工作模式。按照“一网格一支部、一网格一主题、一网格一特色”设计路径,通过“两委”班子成员管网格、在职党员进网格、志愿服务队驻网格、“两新”组织联网格等途径,切实有效发挥网格党组织凝聚党员、管理网格、服务群众的功能,推动“党建网”与“治理网”双网合一、良性互动。

  创新共治机制,做到多元化解无死角。坚持预防在先,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区分不同责任主体扁平化调处,形成“上下结合、各方联动、统筹协调、综合治理”的分层问题解决机制,实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强化科技支撑,做到服务群众全链条。构建“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凭借信息技术、大数据的强大推动力,社会治理模式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形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合作治理,使得基层治理决策更科学、服务更精细、监管更有效。依托信息系统将采集的交通、治安、舆情、公共安全等大数据,分析转化为平安指数,为平安甘肃建设提供大数据支撑。

  作者为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副教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