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理论频道 >> 理论动态

发展史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研究

2024-03-28 22:18 来源: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其功能作用发挥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明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历程,在深入把握和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内涵基础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

  关键词:发展史事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引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有一个变革和建构的过程,此类建构与变革不仅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还要保持内在原理逻辑的一致性和统一性。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正式步入到全新发展阶段,需要拥有更加深刻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其建设提供支撑。因此,有必要基于发展史视野,针对马克思主义展开深度、系统化研究探索,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备的原生逻辑形态可以逐步恢复,借助时代发展要求、马克思主义内涵特征和发展史,设立一个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理论支撑与帮助的基本原理体系。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

  自马克思主义提出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内外学界展开了深刻、全面的讨论,并提出许多富于启迪的观点。有一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相应的观点、立场、方法,即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以及世界观[1]。其中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一般包括历史观念、自然观念以及价值观;而方法论则包括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等。之所以出现这一说法,是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关键论述形成的,如: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党有一个最大优势就是拥有一个全新的世界观当作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对于这一观念也十分认同,毛泽东、邓小平都曾指出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和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内涵深刻、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由大部分共同组成,包括政治经济学、哲学、社会科学,这三个部分不仅拥有一个全面贯穿的方法、立场以及观念,同时每个不同部分也拥有专属的基础理论、应用发展角度、结论等。从这一层面分析,这三个部分中的“一以贯之”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是一种将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全面展示出来的理论。综合考虑上述观念,以及本质特征、理论、社会功能,本研究认为,基本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与理论,是其观点、立场以及方法的理论表达,此类基本原理范畴是社会发展规律、本质的科学概括,是完整、健全的科学体系[2]

  • 发展史视野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形成
  • 初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发展以及形成过程是唯心到唯物、民主到共产主义思想转变与优化的过程。一般来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形成于18世纪,马克思发布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对于马克思理论体系进行系统化、完整地阐述,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诞生、孕育和发展的基础。在本文当中马克思把费尔巴哈、黑格尔以及当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学说组织实施系统化、专业化的批判性集成,并将共产主义学说、哲学、政治经济学说等互相整合,同时创立形成唯物主义辩证法,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形成、建立创设最基本的轮廓,也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统设立一个起点[3]。在这一之后,马克思逐步改进和优化自身理论体系,其认为资本主义制度设立具有局限性,而共产主义全面替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原则。

  • 确立时期

  1856年马克思与恩格斯联合发布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进行系统化、专门性阐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世界观、历史观设立奠定良好基础。这不仅是恩格斯与马克思在合作过程中伟大的重要发现,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式形成与确立的前提[4]。之后《共产党宣言》《哲学的贫困》正式发表,当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核心、重点内容。其中在《共产党宣言》当中对于自身政治经济学成果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并第一次正式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也是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这一历史观念在工人运动发展中首次整合的成果,也是社会主义发展中的纲要性文件内容,可以说《共产党宣言》的提出和发表,表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逐步开始朝向一个全新阶段发展。同时,在《资本论》当中,马克思认为劳动价值理论实施的前提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两者有着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十分重要、关键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说《资本论》发表,表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获取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

  • 深化时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在正式形成与创立之后,在不断研究、实践以及发展过程中,逐步朝向完善、深化阶段转变 。其中,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当中以先破后立的模式,分析和阐述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以及其内在关联性,主要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方面对内在联系展开分析,这也促使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逐步完善和优化。而在18世纪中后期,恩格斯正式发表《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中完整地论证与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当中并没有深入探索和研究的部分,其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剩余价值理论、唯物主义历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三个部分,这也是原生态基本原理体系,后续体系大部分都是从这一体系当中派生形成的,为后人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思想基本原理体系、来源提供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5]

  • 发展史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研究
  • 基于社会实践角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层面分析,旧唯物主义对人感性活动的主体性理解有一定缺乏,外部世界一般来讲并不会受到人们意志的影响,人们在自己需求满足的同时,也需要从外部世界环境当中组织展开实践活动,而从这一层面分析,外部世界是人组织展开实践活动的主体对象。在实践活动构成中,人的需求能够被转变成为目的,在各类手段、工具的全面应用过程中,依托对象内在发展规律改变对象,可以让人的主体需求得到满足,而正式承认对象世界具备的客观性,没有矛盾关系,人对自在之物的认识以及自在之物间存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性。客观世界当中存在的各种不同事物,都要进行自我认知,这也是人类在发展以及社会实践过程中,对世界认知以及发展的过程[6]。因此,从这一层面分析,人类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并没有局限性。人在当中承担扮演着的价值主体功能角色,也是价值形成与产生的核心依据,事物价值并不是由自在之物决定和影响,而是在人的内在需求层面决定形成的,价值以及真理都是从社会实践当中产生,因此不仅需要遵循和依据真理性原则,还需要为价值性原则提供服务,将求善、求真整合,把目的性以及规律性有机整合,以此来创造出一个追求真善美和谐统一的世界,同时科技的迅速发展能够创造出无限的可能,能够为人们需求满足提供更大机遇,对于人类世界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 基于唯物史观与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

  一是唯物史观,唯物主义在发展中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以及旧唯物主义两种不同观点,两者之间对于不同物质的认识和理解有一定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下物质是人们可以客观感知与认识到的东西,但是其并不会因为人的感觉发生改变,其是一种客观存在、实际存在的状态,物质规律能够被人们深入认识和理解。所以从这一层面分析,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观念与物质世界发展融合,是人类逐步从低级朝向高级进行发展与转变的过程,而在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对唯物主义快速发展带来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二是价值观,所谓价值观主要就是指在实践活动中,为全面满足主体之间需求、助推主体目的实现所使用的各类方法手段,从中形成实践结果。一般来讲,人是价值参与主体者,在价值贡献的同时,社会也需要为人的发展和存在形成一定的保障条件,以此来保证人的发展权、生存权,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关键体现之一。

  • 发展史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新认知

  在人类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是一项内涵深刻的理论,对于人类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随着“三分法”的正式出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逐步被划分成为政治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几个不同板块,这也就造成新时代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认识理解难度逐步提升。因此,为了真正了解与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必须从整体层面认识、了解马克思主义。并且,过往“三分法”虽然让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体系出现弊端缺陷,但是也助推马克思主义主体的还原形式,我国当前许多研究者都开始从本真意义层面研究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主义拥有显著的整体性、开放性,其中整体性也是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优势特征;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人类文明关注分析基础上,从人类文明具体成果层面进行探索,在此之间汲取和分析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优秀成果,同时在实践探索中,印证与展示马克思主义具备实践性优势特征。总的来讲,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于19世纪,但是其并没有一直停留在19世纪,其始终都在快速发展,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机制进行转变发展,不断完善以及突破。

  结束语: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种绝对化、一成不变的理论,而是依托社会与时代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改善、充实丰富理论的一种成熟理论体系,深入理解和考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晨钰. "四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逻辑及意义[J]. 现代商贸工业,2022,43(23):191-192.

  [2] 蔡玉珍.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研究[J]. 河南教育(高校版),2022(10):23-25.

  [3] 杨镕华. 关于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思考[J]. 西部学刊,2022(18):73-77.

  [4] 董学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6):13-25.

  [5] 徐曼,郑宏宇. "四史"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内在逻辑、教学理念和实践策略[J]. 中国大学教学,2022(6):41-46.

  [6] 严伟英.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实践研究[J]. 池州学院学报,2022,36(6):72-75.

  作者简介:兰州博文科技学院 杨云迪 硕士研究生 讲师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