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势转化发展优势的路径探索
原标题:生态优势转化发展优势的路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深刻阐明了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内在联系,为新时代新征程厚植绿色底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为全国重点国有林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黑龙江省伊春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伊春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嘱托,围绕答好新时代新征程“林区三问”新答卷,锚定在黑龙江率先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速新兴产业发展,努力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先行示范,向“新”求“质”,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探索将伊春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储能站”。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伊春切实扛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坚决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做好“保”字文章。坚持造林与护林并重,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成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5万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46.4%,构建起“1+61”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控体系。完成生态环保领域地方立法5部,颁布实施全国第一部废弃食用菌包污染环境防治条例、黑龙江省第一部单一树种红松保护条例。高标准创建林长制北方区域伊春样板,深化林长、河湖长、田长“三长”联动,“三到位、全覆盖”森林资源源头管理做法在全国推广。全市森林蓄积年均净增1000万立方米以上,小兴安岭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做好“治”字文章。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建设“无废城市”。推进重污染天气消除、秸秆禁烧等关键领域攻坚,不断完善源头预防、前端减排、全程监管、协同增效的生态治理链条,空气质量和水环境综合指数连续多年位居黑龙江省前列,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做好“转”字文章。全面完成林地、矿、草、水、湿地、中草药等自然资源普查,推动林业资源特许经营权转让,为“资源—资产—资本—财富”有效转化提供具体路径。
探索多元化发展途径,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按照这个思路,伊春充分依托生态资源禀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构建“1234”现代生态产业体系,着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加快培育生态康养旅游新业态。以“新”引领潮流,以“智”塑造体验,推动智慧旅游服务模式创新,满足游客个性化、多层次消费需求,打造黑龙江省首列高端旅游列车“林都号”。持续放大“旅游+”融合效应,推动特色旅游向融合式、场景式、体验式转变,实现多行业多领域融合发展。借助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创造的有利条件,承办冰雪体育赛事,推进冰雪度假、冰雪运动、冰雪研学、冰雪温泉、冰雪民俗等产品升级,打造龙江冰雪旅游新名片。加快打造农林一体新模式。在黑龙江省率先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立足农林一体、绿色有机优势,在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上布局发力,发挥中国刺五加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桦树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森林猪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作用,推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上下游协同的绿色食品技术创新体系。伊春蓝莓、红松籽、桦树汁等“九珍十八品”森林食品走上全国人民餐桌。加快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加强生物科技在育种、医药等领域推广应用,强化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发挥人才、技术和资源等优势,加强生物医药研发创新。抓住绿色低碳产业风口,推动创建“碳中和”试点银行。扎实推进风光火储一体化能源基地建设,加快构建绿色能源体系。开展“数据要素×”行动,积极推进智能化、绿色化互促共融,推动钢铁和冶金建材等“数实+数绿”融合,提升绿色产业体系韧性、效能和质量。
强化要素保障支撑,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催化剂”。伊春抓住绿色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从环境、科技、制度等方面综合施策,推动要素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聚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黑龙江省率先出台促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24条”,出台振兴发展民营经济“50条”、支持康养旅游发展“金10条”等政策措施,领导干部包联企业(项目)全覆盖,获评“2023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城市”。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应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围绕建设绿色矿山、绿色工厂,加大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模式创新投入力度。提升“研发、设计、制造、集成”全制造链条自主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国家级中药材物流基地,中药材种质资源中心、检验检测中心、数字产业平台建设运营。加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3年全市103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其中新参评23家,连续7年保持增长。推动高校加快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切实把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完善绿色发展支持机制。加强对“双碳”工作的整体研究和系统推进,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实施好“碳达峰十大行动”,打造森林碳汇城市。加快全市生态资源资产盘点评估,动态管理资源转化项目库,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扩大抵押信贷融资规模。支持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做大“碳汇经济”“氧吧经济”,为黑龙江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先行开路。
- 2024-04-29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大农业观
- 2024-04-23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人民要论)
- 2024-04-22和谐共生|“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 2024-04-22正确认识“城乡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