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理论频道 >> 理论前沿

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重大意义

2024-04-29 16:55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的目标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中国式现代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崭新篇章,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我们要深刻认识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重大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认真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

  深刻认识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历史意义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这与现代中国志愿精神相贯通。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志愿服务,起步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稳步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新中国成立初期,义务劳动队、青年突击队、青年志愿垦荒队等不断涌现,这些是我国志愿服务活动的成功先例。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一场影响广泛持久的学习雷锋活动,在神州大地兴起。雷锋精神成为新中国社会文明风尚的重要标志,学雷锋志愿服务开创了我国现代志愿服务事业的先河,而且成为我们的光荣传统。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志愿服务逐步兴起。1983年,北京市原宣武区大栅栏街道团委发起的学雷锋“综合包户”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1993年11月,全国第一个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团——北京大学爱心社成立。1993年12月5日,全国第一个省级志愿者协会——北京志愿者协会成立。当年12月神州大地天寒地冻,铁路停滞,2万余名铁路青年打出“青年志愿者”的旗帜,在京广铁路2400公里沿线开展为旅客送温暖志愿服务。中国青年志愿服务行动不断推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

  2001年7月13日,我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在喜迎奥运的过程中,首都各界群众以各种方式参与其中,形成“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志愿服务热潮。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志愿者的微笑成为北京最美的名片。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志愿服务组织迅速奔赴灾区。以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和汶川救灾志愿服务为主要标志,我国志愿服务走向成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我国志愿服务取得了全面发展。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广大志愿者始终站在一线,成为社区疫情有效防控的中坚力量,作出了突出贡献,经受了全面考验。

  多年来,我国志愿服务取得了一系列实践成果,但仍面临经验进一步总结、体系进一步完善、水平进一步提升的任务。《意见》站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新高度,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创新导向和效能导向,明确提出了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具体任务。《意见》是系统部署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第一份中央文件,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深刻认识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理论意义

  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密切联系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志愿服务的体系框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志愿服务理论的创新成果。

  站位高远,开辟了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新境界。《意见》指出,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价值引领,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实践育人,坚持务实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健全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凝聚广大人民群众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思路清晰,明确了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主要目标。《意见》指出,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主要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协同高效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志愿队伍素质过硬、管理规范,服务领域不断扩展,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更加突显;阵地网络覆盖广泛、布局合理,制度保障更加有力;志愿服务国际合作交流深入发展;志愿服务社会参与率、活跃度大幅提高,全社会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普遍增强,志愿服务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

  创新求实,构建了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框架。《意见》是一个“1+8”的结构,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另外八部分突出了新时代志愿服务的“八大方面”:一是志愿服务动员体系,二是志愿服务供给体系,三是志愿服务队伍组织体系,四是志愿服务阵地体系,五是志愿文化体系,六是志愿服务支持保障体系,七是志愿服务国际合作交流,八是志愿服务的组织领导。其中,全面参与的动员体系是前提,精准高效的供给体系是基础,充满活力的队伍组织体系是关键,覆盖广泛的阵地体系是依托,特色鲜明的志愿文化体系是灵魂,坚实有力的支持保障体系是支撑,深入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体系是开拓,党建引领的组织领导体系是保证。这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规律特性的科学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深刻认识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实践意义

  《意见》是推进志愿服务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行动纲领,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要抓好贯彻落实。

  明确任务,抓好落实。《意见》围绕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八大方面”,提出了二十四项目标任务。第一,关于健全动员体系,提出了发挥组织动员优势、拓宽社会动员渠道、提升应急动员能力三方面目标任务。这其中,发挥组织动员优势是根本,拓宽社会动员渠道是着力点,提升应急动员能力是关键。第二,关于健全供给体系,提出了丰富供给内容、推进供需对接、提升服务质效三方面目标任务。这其中,核心是把握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能导向,坚持精准精细精致标准,切实推进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第三,关于队伍组织体系,提出了壮大队伍力量、加强组织建设、提高能力素质三方面目标任务。这其中,在巩固已有成果基础上,推进行业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提高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化水平、提高志愿服务专业化能力是重要突破口。第四,关于阵地体系,提出了完善站点布局、提升服务功能、推进数字化建设三方面目标任务。这其中,要在注重整合资源、注重内涵式发展、注重数字化赋能上下功夫求实效。第五,关于文化体系,提出了厚植志愿文化基础、营造志愿文化氛围、增强志愿文化自觉三方面目标任务。这其中,关键是要努力使志愿服务理论更加完善、志愿服务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志愿服务行动更加自觉。第六,关于支持保障体系,提出了要完善发展政策、注重权益保障、强化激励褒奖、提供法治支撑四方面的目标任务。这其中,加快推进志愿服务立法是当务之急。第七,关于国际合作交流,提出了积极稳妥推进、扩大国际影响两方面目标任务。这其中,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为重点开展国际志愿服务。第八,关于组织领导,提出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党建引领、统筹协同推进三方面目标任务。这其中,以各级党委成立社会工作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体制机制是当前重要任务。

  创新实践,务求实效。志愿服务说到底是服务社会的群众实践活动。新时代、新征程,志愿服务工作在健全体系的同时,要进一步创新实践路径、提高能力水平。第一,增强“引领力”,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工作服务大局的能力水平。要提高政治站位、融入发展大局、强化服务功能,把志愿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服务人民、社会建设的大事来抓,作为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内容来衡量。第二,增强“聚合力”,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工作统筹协调的能力水平。要强化党建引领、健全体制机制、统筹协同推进,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制度优势,充分发挥“枢纽型”志愿服务组织作用,加强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联合和工作联动,优化整体布局、形成整体合力、产生整体效能。第三,增强“创新力”,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水平。要完善顶层设计,提高系统化能力水平;拓宽工作渠道,提高社会化能力水平;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法治化能力水平;推进“数字志愿服务”,提高智能化能力水平;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专业化能力水平;坚持服务精准,提高精细化能力水平。第四,增强“执行力”,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工作务求实效的能力水平。要继续推动志愿服务领域的立法工作,加大法规、政策的支持和保障力度。要加大资金、资源筹措力度,切实做好对志愿服务工作和志愿者的保障。要以精神激励为主,不断完善对志愿者的激励嘉许。要依托高校等建立一批志愿者学校或志愿服务培训基地,加强领军型、专业性和骨干人才的培训和储备。要坚持重心下移,把志愿服务工作落在基层、落到实处。

  总之,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意见》精神,进一步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现代化能力水平,努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志愿服务新篇章,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