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理论频道 >> 经济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

2024-10-14 14:35 来源:中国军网

  原标题: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改革的主体。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改革的力量源自人民,改革的成果要由人民来共享。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新时代新征程,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我们必须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夯实群众基础,持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改革为了人民。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探索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就业、教育、收入分配、医药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托幼、公共文化、基层治理等民生领域改革,着力用改革的方法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历史一再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不动摇,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妥善处理改革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新征程上,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

  改革依靠人民。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实践发展的主体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一开始就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从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分田到户搞起“大包干”到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从新时代“枫桥经验”到北京“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从浙江“最多跑一次”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历史充分证明,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主体,也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领域的问题和矛盾交织叠加、错综复杂,改革任务越是繁重,我们越要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新征程上,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善于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依靠人民群众找到改革的突破口、破题的发力点。

  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增进民生福祉是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民生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仍存在短板,等等。改革成功不成功,最终的评判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因此,我们谋划和推进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新征程上,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做大“蛋糕”的同时,进一步分好“蛋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好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民生问题。同时,用好改革落实机制和评价机制,推动落实主体责任,发挥改革督察作用,切实把改革举措效益充分发挥出来,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