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理论频道 >> 甘肃评论

【地评线】飞天网评:用奋斗与创造激荡前行力量

2025-05-07 09:43 来源:中国甘肃网

  今年恰逢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以顽强拼搏书写了恢宏壮丽的史诗。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行进中,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发生历史性变化,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

  在产业发展中与时俱进。在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的进程中,我国产业工人成为骨干力量,劳动内涵正发生历史性转变。从曾经的偏重体力到如今更加强调脑力,从曾经的重复生产到如今的创造研发,从曾经的简单技术到如今的复杂技能,中国的产业工人实现了飞跃性的转变,成为了活力中国的主力军,牢牢把创新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企业生产线上,他们学会在操控系统上精准“监工”,随时准备处理机器人故障。面对科技的发展,他们积极向数据分析师、仿真工程师、数字化转译员等转型。在工厂车间,他们把更多精力投入产品开发,更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他们苦练内功、提高本领,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更新技能。实践深刻表明,“工人阶级代表先进生产力”,新技术的“创造效应”远大于“破坏效应”。

  在投资于人中自我提升。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出迫切需求。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达2.5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从“人力资源优势”到“人才资源优势”,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标注着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成长进步的光辉历史。据悉,我国数字化人才总体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人,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接近3000万人。各地各部门要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加大力度“投资于人”,让教育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人才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将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动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在主动作为中砥砺奋进。从被动到主动,再到前所未有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中国人民的面貌焕然一新,神州大地沧海桑田。100多年来,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创造了“两大奇迹”,在新时代焕发出更为强烈的主动精神,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是科技工作者“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的骨气,是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志气,是“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忘我奉献。从“仰视世界”到“平视世界”,今天的中国更加自信、自立、自强。面对各种阻力压力,中国人民总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总能展现大智大勇、锐意开拓进取,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历史主动,走向世界、面向未来。(李萍)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