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理论频道 >> 甘肃评论

【地评线】飞天网评:让科技创的新浪潮奔涌向前

2025-05-08 14:42 来源:中国甘肃网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科技强国之路越走越宽广,展现了不畏霸凌、百折不挠的意志力,勇于改革、锐意进取的行进力,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合作力。面对不断上升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中国携手各方共走开放合作的人间正道,共享科技创新成果,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压力挑战中保持创新之势。近年来,面对压力挑战,中国始终坚持自立自强,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从首次月背采样返回,到“祖冲之三号”再创全球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再到“深度求索”改变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竞争格局,尖端突破密集涌现,越来越多源自中国的科技创新成为国际焦点。从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来看,2012年第三十四位,2019年第十四位,2024年第十一位,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稳步提升,成为10多年来进步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这意味着中国科技创新不只是点的突破,更是创新之势的全面形成。今日中国,创新是由14亿多人民共同书写的时代叙事,是这个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国家呈现的国家气质。中国正由技术使用者转型为全球创新领导者,中国在技术领域的进步有望重塑全球创新格局。迈步新征程,无论面对怎样的压力挑战,各地各部门要始终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要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在厚植土壤中激发创新动能。中国在科创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关键在于不断厚植创新土壤。从登高望远的前瞻谋划到持续深入的深化改革,再到不断完善的创新生态,激活了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新时代中国,对创新的重视贯穿于战略定位、统筹规划、政策支持,前瞻眼光、长远布局、坚定决心充分彰显。向改革要动力,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创新源泉得以充分涌流。从摒弃“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考核窠臼,到构建“揭榜挂帅”的制度创新,不断推进的科技体制改革让基础研究的“最初一公里”更快通达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让实验室里的智慧火花转化为驱动发展的现实生产力。《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位居世界第一。厚积薄发,聚势而强,中国创新浪潮奔涌,澎湃向前。

  在开放合作中激发创新活力。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加快流动,各国经济科技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加强开放合作才能实现共同进步。今日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科技创新应该造福全人类,而不应成为少数人的特权。弥合全球科技鸿沟,完善全球科技治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作用日益凸显。从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到发布《国际科技合作倡议》,从发布《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到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呼吁重视全球南方的科技能力建设,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在科技创新之路上,中国是一以贯之的合作者、赋能者。面向未来,我们始终要在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开放合作,持续激发创新活力。(蒲都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