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理论频道 >> 甘肃评论

【地评线】飞天网评:让更多博士毕业生与民营企业双向奔赴

2025-05-29 09:32 来源:中国甘肃网

  近年来,越来越多博士毕业生走出象牙塔,选择到民营企业工作,成为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新生力量。据教育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底,在当年8.3万名博士毕业生中,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就业的占比不足40%;到企业就业的已经超过1/5,该比例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支撑。一直以来,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大型央国企和公务员系统,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是最主要的去向。民营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上升,要鼓励引导更多博士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发展。

  有利于个人价值实现。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5700万户,是每年提供校园招聘岗位数量最多的经营主体,也是每年吸纳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就业渠道。民营企业数量众多、业态多元、求贤若渴,能为博士毕业生提供丰富的职业选择和充分的发展空间。民营企业扎根市场,具备敏锐的技术洞察力,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迅速捕捉行业需求,实现应用场景驱动的产业化。博士毕业生有着创新精神和专业知识储备,在企业大力支持下,更容易把研究成果从实验品变成产品,让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开启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商业利益,也让个人价值得以实现。民营企业激励机制灵活,表现突出的博士毕业生,容易获得高额回报和收获职业成就感。

  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达92%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达95%,民营企业创新活动积极活跃。近年来,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数量不断增加、范围持续扩展,民营企业在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生物医药、6G等领域都取得重要突破,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供了关键支撑。但也要看到,一些民营企业特别是科技初创期的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依然面临创新人才缺失、创新能力不足等困境。博士毕业生加入民营企业,是强化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需要。人才是民营企业保持创新能力和长久动力的基石,博士毕业生助力民营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推动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

  有利于择业观念转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民营企业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角色,但一些毕业生对于到民营企业就业存在片面认识。有的认为民营企业发展不确定因素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未将民营企业作为就业的首选。近年来,由于高校科研院所岗位供给不足,学术路径竞争异常激烈,一些博士毕业生转向企业,寻求更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越来越多的博士毕业生选择进入民营企业发展,打破了“博士毕业生必须从事科研或教育”的刻板印象,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市场需求选择职业路径。民营企业拥有广阔发展天地,高校毕业生要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勇于到民营企业去、到创新的岗位和最富挑战的市场领域去施展才华、实现价值。

  博士毕业生选择到企业就业,是双向奔赴、双赢选择,既有利于个人发展,又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要加强博士毕业生与民营企业的精准供需对接,让民营企业吸纳博士毕业生就业的动力更足,让博士毕业生的创新舞台更宽广,为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和科技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向秋)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