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理论频道 >> 甘肃评论

【地评线】飞天网评:让基层治理的党建引擎更有力

2025-08-05 10:40 来源:中国甘肃网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近年来,各地结合实际,勇于探索创新,着力人才队伍、基层减负和志愿队伍,高效应对繁重复杂的治理任务,让“神经末梢”脉动有力。

  基层治理,关键在人。人才队伍的结构与活力,决定着治理效能。近年来各地重视基层干部队伍人才建设,但总体来看,一些基层党组织书记抓治理意识不强、办法不多,基层党组织书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的能力较弱问题依然突出。对此,各地从人才培育着手,为基层治理提供了人才支撑。各地开展以“能人回归”为重点的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行动,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通过“顶格力度引才、精准施策育才、暖心政策留才”,储备村级后备力量,带动“头雁”队伍结构优化。同时,各地着眼长远,扎实做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强化激励导向,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一批成为乡镇(街道)领导干部、事业编制人员,让基层骨干安心扎根。为进一步锻造骨干,各地还把常年在一线耕耘的社工人员纳入后辈干部培养。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与水平,既要抓实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也要激发干部活力。一段时间以来,考核指标繁杂、会议文件如山、APP打卡不断,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难以聚焦主责主业。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注入了动力活力。有的地方通过系统梳理,厘清基本履职事项与配合履职事项,大力精简基层考核指标。有的地方为厘清基层职责边界,取消或收回APP打卡、示范创建活动等事项,清理目录外挂牌,清理不规范上墙制度和宣传牌。考核做“减法”,大幅压缩各级层面考核指标;事项做“瘦身”,大幅度收回配合履职事项和上级收回事项;清理去“冗余”,清理目录外工作事务、精简整合工作机制、规范不应出具证明事项、清理目录外挂牌。减负成效立竿见影,基层干部普遍感受到,工作更聚焦主责主业,考核更精准务实,精力得以集中到服务群众和推动发展上。

  基层事务千头万绪,单靠政府力量难以周全。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必须变“独角戏”为“大合唱”,激发多元活力。在线上,各地主动搭建的数字化治理平台,群众通过平台能够实时上传问题、参与事项投票。在线下,各地注重细密的治理网络,吸引退休老党员加入“银发志愿服务队”,他们既是环境整治员、文明劝导员,也是社区的“民情前哨”和“调解专家”。一些地方创新“红蓝黄骑士”工作机制,组织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成立志愿服务队,并制定清晰的骑士参与治理事项清单,实施积分管理制度。积分可在爱心商家联盟兑换生活物品、抵扣生活服务,有效激发了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集众智、汇众力。从数字平台的高效响应,到“银发先锋”“骑士探头”织就的共治网络,各地将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凝聚在党旗之下,每一份微光的汇聚,为基层治理注入了强劲动能。(蒲都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