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厘清边界,守住亲清政商关系
亲清政商关系,是清朗政治生态的题中应有之义。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全党上下大力纠“四风”、转作风,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群干群关系愈发密切。各地聚焦聚力,厘清政商交往边界,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面向未来,各地各部门要把握尺度边界,做到精准施策,勇于担当作为,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把握尺度边界。政商之间不是不能交往,关键要把握尺度分寸。而在实际的政商交往过程中,有的干部担心把握不好“度”,一不小心越了界,受到纪法的惩罚,因此许多干部就不敢过于与企业交往,导致政商不亲问题成为一段时间以来的治理难题。尤其是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中,由于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种难题。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直接关系广大民营企业的预期和信心。一些地方结合实际,及时出台相关制度规定,提出制度化规范政商交往,既严明纪律规矩,要求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多做雪中送炭的实事”,也明晰交往边界和底线,消除干部“想干事怕犯错”的困扰。正是有了制度规范与保障,增添了干部干事的底气与干劲。对于各级干部而言,只要出于公心,把握底线原则,就会相安无事。
做到靶向施策。如何才能更好地构建起亲清的政商关系,不能只是靠制度规定,而是要通过前期的调研分析,才能做到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各地通过组织专班,深入发展一线开展调研,并采取网络问卷等多种形式,征集意见。经归类整合,最终筛选出政务服务、商务活动、招标采购、用餐用车、联谊交往等高频场景,对这些场景,专班查阅、对照政策文件,逐条分析研判,靶向研究施策。由于政商交往情形复杂,不是“非黑即白”,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需要具体分析。各地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彰显实事求是的理念,考虑到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在制度实施中既要注重制度刚性,也要注重接地气,释放制度的韧性与弹性,才能让人放开手脚、大胆干事。如果遇到边界模糊的情况,要综合考量,从现行的党纪法规,到主观动机,从问题性质、效果、影响及报批报备程序等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形成亲清的政商关系。
勇于担当作为。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关键要激发各级领导干部担当作为,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各地通过分类组织培训、专题研讨、宣传宣讲等方式广泛传播,让各级干部对如何与企业交往、为企业服务有了更清醒的认识。防止纪律“松绑”,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中牢记工作规矩、纪律要求,做到“清而有为”。交往讲规矩,也讲温情,真正同民营企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做到“亲而有度”。澄清正名,让敢闯敢干、锐意进取的干部辛苦不心酸,做到“严管厚爱”。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通过政企双方努力,让关系“亲而又清”。各地各部门既防范政商勾结、亲清不分,又防止片面避嫌、清而不为,激发民营经济活力。要紧紧盯住为经济健康发展清障护航这一切入点,以务实举措凝聚合力、消除阻力、激发活力、提升效力,让亲清政商关系进一步落到实处。(蒲都文)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