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理论频道 >> 甘肃评论

【地评线】飞天网评: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2025-04-01 15:02 来源:中国甘肃网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教育是根本。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无论是对于政协委员,还是各级领导干部而言,要始终明确方向、深化改革、增强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力的人才支撑。

  在把准方向中促进人才辈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各地要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简而言之,不能只是为了抓升学率,只是为了提升成绩而抓教育,而是要更加注重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人无德不立。各地要始终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要注重学生的初心使命教育,激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远大的志向,并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要重视思政课建设,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融合,与青年学生开展交流互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助力他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各地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爱国心、责任感,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深化改革中促进人尽其才。高质量教育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前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等,这就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与深切期待。对此,各地各部门要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从教育评价体系,到学校管理体系,再到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等,要在探索实践中开拓创新。在基础教育方面,要把准变量、做强增量、优化存量、提升质量,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办强办优基础教育。在职业教育方面,要让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设置与现代化产业结构发展同频共振,建立适合产业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动产教联合体、行业共同体实体化运行,助推高质量发展。

  在增强活力中促进才尽其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今年以来,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捷报频传,多行业加速推进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对此,各地要抢抓机遇,发挥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领先优势,整合政府高校产业等力量,加快建设资源集约共享、服务泛在协同、科教智能融合的智联网基础设施,引导各方数据、模型和算力等要素在教育端“开花结果”,打造支撑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的开源生态。各地既要重视基础学科的建设,也要实施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在各类人才的培养上,要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要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竞相涌现。(蒲都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