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创新融合,让发展动能激昂澎湃
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全国两会之后,各地各部门要顺应发展变化,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在立足实际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随着我国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各地各部门要坚定发展信心,锐意进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让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以产业需求为牵引,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纽带,健全相关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要继续推动大模型赋能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将新技术突破快速转化为产业价值。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找准主攻方向,引导骨干企业主动上门到高校院所找成果,建立常态化供需对接机制。各地要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中,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各地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和重要引擎。从人机协作的智慧工厂,到车路协同的智慧交通,我国数字经济活力迸发。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左右。推动高质量发展,各地各部门要把数字技术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拓宽经济发展潜力。各地要加快数字经济为实体经济赋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数字经济工业大模型在船舶、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各地要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拓展5G的应用场景,扩大5G规模化应用。各地要加大数据供给和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为政府公共服务和市场经济活动提供数据保障。各地要加强人才培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重视培育创新型企业,不断强化对初创企业的培育,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截至2024年底,中国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46万家。面向未来,各地各部门要立足实际,实行创新型企业梯度式培育,推动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提升全产业竞争力,提供精准服务,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作为企业,也要加强自身创新能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努力向更高层次不断攀升,要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强化“链主”效应,推动产学研密切合作,形成高效的协同创新生态,引领打造创新产业集群。(张若麟)
- 2025-03-12【地评线】飞天网评:今天,我们一起去种树!
- 2025-03-12【地评线】飞天网评:“植绿”更要“护绿”
- 2025-03-12【地评线】飞天网评: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广阔舞台
- 2025-03-12【地评线】飞天网评:在持续深化改革中破浪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