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用责任之笔书写夏粮丰收答卷
2025年全国夏粮稳产丰收,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单产基本持平,产量2994.8亿斤,比上年下降0.1%,总体保持稳定。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紧压实粮食生产责任,积极克服旱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交出一份来之不易的丰收答卷。
丰收答卷里的韧性活力。今年以来,面对压力挑战,我国夏粮总产量2994.8亿斤,总体保持稳定。夏粮稳产丰收,离不开先进的灌溉技术。从实施“工程调水+人工增雨”,到推进“一喷多促”统防统治,再到中央财政提前下拨“一喷三防”资金16亿元,及时下拨3.76亿元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为夏粮丰收提供了坚实保障,依靠强大的生产韧性,让“丰收在望”变成了“丰收到手”。夏粮稳产丰收,离不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近年来,我国农机装备加快发展,联合收割机迭代升级,机械化成为“三夏”大忙主基调。今年夏收全国投入联合收割机80多万台,其中跨区作业的超20万台,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已控制在1%以内。得益于成熟的区域互助合作、应急响应机制,麦收总体进度比常年快2至3天。无论是夏粮生产,还是秋粮生产,各地各部门都始终要主动作为,抓实灌溉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率,增强粮食丰收的韧性活力。
丰收答卷里的科技力量。农业生产离不开科技支撑。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要让有限的耕地生产出更多优质中国粮,必须要重视农业科技发展。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农业新质生产力被充分激发,为夺取夏粮丰收提供有力科技支撑。高标准农田建设,显著增强了农业生产防灾减灾能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产量损失,为今年夏粮稳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我国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45%。夏粮生产期间,各地抓紧抓实小麦宽幅精播、水肥一体化、“一喷三防”等关键措施,着力提升单产水平。更多装有北斗辅助驾驶、作业质量监测、触控操作终端等智能化设备的联合收割机投入生产一线,助力夏收高效推进。当前,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
丰收答卷里的政策支撑。确保粮食丰收,既要注重科技创新,也要强化政策支撑。通过政策激励,充分调动更多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充分调动,让好粮食成为好产品,让好收成变成好收益。“三农”服务要持续完善。从农资配送、农机调度,到产后烘干、仓储收购,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正在为农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今年夏收期间,在麦收重点省份,3900多家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2000多家区域农业应急救灾中心、6900多支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共同织就了一张覆盖全程的保障网。政策托底要厚实。今年国家进一步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启动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有力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的积极性。今年夏粮收购期间,国内小麦市场呈现购销活跃、价格稳中趋升的态势。各方面政策支撑,为夏粮丰收注入了政策活力。(蒲都文)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