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
原标题: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
许迪 殷明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习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切实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一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习主席对教育战略地位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
建成教育强国是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先导任务。时代越是向前,国家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就越发强烈,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期待就越发迫切,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就愈加突显。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才能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建成教育强国是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坚实基础。当今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教育是人才涌现的基础和科技发展的先导。只有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才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基础。
建成教育强国是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支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步履铿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在改革发展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面向未来,我们必须把握好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努力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奋力书写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形成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主席强调:“教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思政引领力,植根于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集中体现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既引领教育的根本任务向立德树人聚焦,引导学生在“拔节孕穗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又引领教育的着眼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聚焦,引导学生成为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最终指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
形成强大的人才竞争力。“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济济、人尽其才是大国、强国应有气象,具备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是教育强国的显著特征。教育强国的基点在基础教育,龙头是高等教育,需要在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上发力,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等。
形成强大的科技支撑力。当前,世界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已经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教育强国的突出特质,正是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科技的命脉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凭借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为承载的教育强国,能够始终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科技发展,支撑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形成强大的民生保障力。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享有更好的教育是人民群众的普遍期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教育办得好不好,关键看人民是否满意,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愿望是否得到满足。教育对民生的强大保障力就是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使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同时,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能够使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形成强大的社会协同力。习主席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教育事业不是单一机构或个体的独立事务,而是需要政府统筹领导、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系统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以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为鲜明特征,努力构建以社会各主体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为基础的协同育人新格局。
形成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重要抓手,能够有力提升我国在教育国际援助、多边教育行动、国际教育规则和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从而以中国故事、中国智慧在全球教育发展议题上贡献新主张、新倡议和新方案,使中国教育在国际教育格局演变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须通过优先发展教育,把人口中蕴藏的智慧资源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多维并举筑牢建设教育强国这一基础性工程。
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主席着眼于实现既定目标,鲜明提出建设教育强国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即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为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根本遵循。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迫切需要我们聚焦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提升、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等方面推进改革,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要把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作为关键支撑,把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重要举措,把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把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作为战略任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发展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协同推进,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从满足“量”的需求到实现“质”的提升,是我国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点方向。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大力发展数字教育……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解决好人民群众关于教育的急难愁盼问题。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三尺讲台育桃李,粉笔无言写春秋。要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坚持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坚持教育家精神培育涵养、坚持教育家精神弘扬践行、坚持教育家精神引领激励,努力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涵养高尚师德师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权益保障、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努力造就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习主席指出,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坚持同世界各国互融、互鉴、互通,不断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事业在借鉴吸收、革故鼎新、转型升级中持续前进,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 2024-09-24【光明论坛】用数字技术赋能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 2024-09-21健全协商民主机制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 2024-09-19【光明论坛】坚持以美育人 培养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
- 2024-09-18【光明时评】践行大食物观,让食物供给更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