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话语】“办事大厅仅1人在岗”:别把迟到早退当小事
原标题:【丝路话语】“办事大厅仅1人在岗”:别把迟到早退当小事
陈广江
7月23日,针对办事群众反映的“镇政府办事大厅仅一人在岗”一事,重庆市云阳县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称,云阳县堰坪镇综合服务大厅共有工作人员5名,其中1人于当日8时20分到岗,1人公休;其余有2人于9时25分到岗,1人于9时28分到岗,3人均系迟到,已进入问责程序。(7月24日央广网)
镇政府办事大厅,是连接民众与政府的桥梁,是展示政府形象的窗口。民众在这里寻求帮助、解决问题,期待的是高效、专业的服务。然而,当他们面对的是一间空荡荡的大厅和孤零零的一张面孔时,失望之情可想而知。这种情景不仅影响了民众的办事体验,更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联合调查发布通报前,堰坪镇政府工作人员曾回应媒体记者称,该市民反映的情况并不属实。据这位工作人员称,在办事群众到来前,工作人员均已到岗,“因为我们在乡镇嘛,需要经常下村入户。当天,有些工作人员下村给脱贫户核算收入去了,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在其他部室办公。”
随着通报出炉,这位工作人员被狠狠打了脸。因为通报明确地给出了“迟到”的定性,而未提及“下村入户”的情况。据报道,当地政府部门的办公时间是早上8点30分至中午12点。换言之,除1人公休外,当天有3名工作人员迟到了近一个小时,办事群众反映的情况属实。相比迟到行为,这种公然扯谎、极力狡辩的行为同样值得深思和追究。
迟到早退,表面上看是个人时间观念的问题,实质上却反映了涉事部门工作作风松懈和服务意识淡薄的问题。对于公职人员而言,准时到岗不仅是基本的职业操守,更是对公众责任的尊重。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办事大厅的工作人员更要树立窗口意识、形象意识。
云阳县对此事的处理,重申了纪律和常识——迟到早退,不是小事、不可小视。问责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部门应以此为契机,深入反思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严肃工作纪律,提升服务意识,从根本上改变作风,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政府服务的高效和周到。
现实中,类似问题并非个案。前不久,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集体提前离岗就餐”事件,就曾引发一场轩然大波。事后,当地迅速介入调查,并启动问责程序。如今,相似的一幕重现,也再次敲响警钟——服务群众无小事,唯有从细微处着手,从实处着力,才能确保政务服务始终贴近民心,让群众满意。
- 2024-07-25【丝路话语】看病“打包付费”,“包”是否合体很重要
- 2024-07-24【敦煌风】5.8%!“半年答卷”亮眼
- 2024-07-24【丝路话语】让新时代改革红利更多惠及全体人民
- 2020-09-09协商议政守初心 履职尽责“四到位”






